2024年,滨州市交通运输局锚定“经济发展、交通先行”工作定位,抢抓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等重大战略机遇,聚焦强基建、惠民生、促治理,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年内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81.6亿元,累计争取中央车购税及省补资金14.91亿元,两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夯基固本,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铁路事业蹄疾步稳。津潍高铁、济滨高铁建设进度持续保持全线领先。其中,津潍高铁基本完成“三电”及管线迁改,全线首座连续梁在我市顺利合龙,滨州站、无棣站开工建设。济滨高铁桩基、承台、墩身、箱梁预制和架设全部完工,无砟轨道施工进展顺利,惠民站成为全线第一座主体结构封顶的站房。
公路建设提速发力。高商高速滨州段建成通车,庆章高速加快推进。g228丹东线滨州段套尔河特大桥顺利合龙,g220东深线滨州段等区域国省道干线顺利推进。g233克黄线在2023年国家公路网检测中路面技术状况全国排名并列第一。滨州黄河大桥南延工程全线贯通,乐安黄河大桥开工建设。“四好农村路”建设规模和年度考核连续5年保持全省第一方阵。全年累计争取省级奖补资金2.15亿元,全省占比达9.25%。
港航发展成效显著。滨州港5万吨级航道开工建设。小清河黄金水道全线通航,全面开启河海联运新模式,构建起“一港一河四港区”的“通江达海”水运网。滨州民用运输机场前期工作稳步推进,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机遇,成立全省首个低空飞行服务中心,获批全省首个民用无人机试飞运行基地。
以民为本,交通运输服务保障优质高效
客货邮实现深度融合。成立基层邮政快递业发展中心,将210家邮政快递企业(网点)、1677个服务站纳入统一管理。开通客货邮融合线路113条,运行车辆180辆,服务覆盖全市2923个行政村。全年收发农村快件3800万件,同比增长190%。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村级全覆盖,相关工作获省政府分管领导肯定性批示,经验在全省推广。
定制公交创新发展。在全省首创推出宝宝巴士、动态巴士出行服务,通过信息支撑、预约出行、一站直达和安全防护,为学生和市民提供个性化定制出行服务。试运行以来,累计完成订单27万单,运送乘客39.6万人,总运营里程138.5万公里。
深入实施交通惠民工程。持续实施免通行费、降公交费、特殊群体和部分区域免乘车费等多项交通惠民工程,累计筹集资金2.3亿元,年惠及乘客1600万人次。年内承担的12项民生实事全部圆满完成。
善治善为,交通运输行业治理系统规范
运输结构调整持续优化。全年完成绿色低碳运输量8446万吨,同比增长21.8%。泊港铁路直通运输以来,年内完成货运量历史性首次突破100万吨。邹平货运铁路专用线开通以来完成运量1159.77万吨,开通邹平——黄岛港海铁联运班列,累计运量突破5万吨。“滨新欧”“滨海欧”内陆港“一单制”运量持续攀升,全年完成多式联运运量85.5万吨,其中“一单制”运量80万吨。在全省率先规模化启动新能源卡车绿色运输试点项目,已探索应用于煤炭运输、渣土车运输及氧化铝粉运输等场景,目前到位运营各类纯电动货运车辆519辆。
行业管理水平持续提升。持续推进“鲁运通行码”、电子运单应用,全市驾驶员注册率和电子运单企业、车辆覆盖率均达到100%。在全国率先实行危货运输电子押运试点,我市与周边地市实现区域试点互认。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优化运输企业审批服务流程,办事环节由“1 n”缩减至“1”。扎实做好安全生产信用评价,运用好信用监管抓手,推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行业治理效能持续改善。坚持预防为主、稳定为基、务实为要、温情为本,统筹推进“平安”“心安”交通建设,着力构建交通运输隐患排查、协同联动、风险防控机制,在全省率先设立交通巡回审判点,建立“交通运输行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室”,相关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创新实施跨省治超执法区域联动,推动实现“四个明确、四个破题、四个提升”,滨州市列为全省治超区域联动试点。全省交通运输行业综治普法宣传进基层站点启动仪式暨货车司机入会和服务推进活动在滨州举办,温情服务深入人心。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2025年,市交通运输局将坚持“品质滨州、交通先行”,锚定交通强国建设总航标,积极融入国家和省重大战略,俯下身子加油干,紧盯目标接续干,全力助推滨州打造内畅外联、立体多元、高效快捷、绿色低碳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奋力当好品质滨州建设的开路先锋。